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楞严经修学应用 > 第1集《楞严经修学应用》

第1集《楞严经修学应用》

第1集《楞严经修学应用》 (第2/2页)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研究道理了,就是我们说的“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爬山,没有一个人说不用看地图就可以爬山的,爬到最后爬到老虎洞去了。所以这个地方是讲到修学是要尊重传承,历代祖师所留下的这些开示的法语。
  
  看第二段,就讲出当初的一个错误的知见,有谬云,年少力强,宜习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这个是在当时明朝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说,你年纪轻,精神体力好,你应该研究教理啊,去明白人生的道理;假设你年纪老了,体力衰了,好好念佛就好,什么道理都不用明白,一句佛号念到底了。那么这种思想在蕅益大师来看是非常严重的错误。
  
  他说,岂年少不必念佛,年老不可习教,难道年纪轻的人只研究教理而不念佛吗?或者念佛而不研究教理吗?教理就像一个人的眼睛,念佛就像一个人的脚,这个眼睛跟脚,我们随时随刻两个都要配合的,没有一个人是靠眼睛走路的,也没有一个人是闭着眼睛可以走路的。所以我们不能够把教理当作一个,好像如来的教法是为了应付考试的一个举子业,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文章,来博取功名于半生,好像教理是讲给别人听的一样,不是这个意思。
  
  这个不重视教理,当然末法时代很严重,但是最严重的是净土宗这一块。我觉得蕅益大师讲这个思想,“年少力强宜习教典,年衰力弱只堪念佛”,这句话对净土宗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到现在都还在受伤。我们净土宗在整个大乘佛教当中,到了末法时代衰败得特别厉害,主要的原因就是修净土的人完全不明白人生的道理。佛号是一个广大的无量光无量寿,但是问题是,是谁去念这句佛号是很重要。你是用一念心去念这个佛号,能念的心是主导者。
  
  我们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念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地方有两种力量,第一个能念的心,第二个所念的佛,谁是主动谁是被动?当然你的心是主动嘛!佛是被动配合的。佛陀度化众生是有条件的度化众生,这个地方修净土宗的人,你绝对要认识一个道理:佛陀对我们的救拔是在因缘的情况下救拔,诸法因缘生是整个大乘佛教的共识,你违背了诸法因缘生,那你就不是佛教徒了。我们看经典上讲到感应道交,众生心垢净,然后菩萨影现中;是人终时,心不颠倒,然后即得往生阿弥陀佛国土。佛陀对我们的救拔,是在我们正念分明的情况之下才能够产生救拔的。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句佛号,在一百个人的内心当中,在一千个人念的时候,它产生的效果会不一样。这个就是诸法因缘生,你内心的准备是很重要。
  
  我们当然不可能广泛地学习,但是我个人认为修净土宗的人你至少要明白三个道理,你才可以去念这个佛号。
  
  第一个,你要能够了解弥陀,阿弥陀佛的功德有哪些?你念这句佛号背后有四十八愿,你四十八愿完全不懂,你很难产生一个强烈的皈依心,念佛最重要就是一心归命通身靠倒,临命终的时候顺从本愿,但问题是你对本愿完全不了解。信心是建立在正见的基础之上才有所谓的信心,所以你对四十八愿完全不熟悉的人,你这个佛号念起来是没有力量的,所以你要了解弥陀。
  
  第二个你要了解净土,念佛不是目的,你是为了求生净土才念佛的,这个不要忘了。所以念佛是有愿力的,是有目标的,我们不是为了念佛而念佛的,我们是为了求生净土而念佛的。所以你对净土一无所知,你说我来生要去的地方我完全不了解,但是我很想要去,不合乎道理,不可能!我们不可能对一个陌生的东西产生愿力,不可能!你说我要移民到美国去,我对美国一无所知,不可能有这种事情!所以你要能够了解弥陀,你才能产生一种坚定的愿力,我一定要往生,我一定要厌离娑婆世界,就是明白净土的庄严。了解弥陀、了解净土。
  
  第三个,你要了解你自己。临命终的时候不是简单的因缘哪,你过去生的业力,你今生的烦恼,到临命终的时候腊月三十算总账,它不会跟你客气的,所以临命终的时候是百感交集的,善恶交攻。我们造了很多善,但是可也造了很多恶。你面对你内心的状态,你菩萨怎么安住?你一定要把你的问题调伏了,佛力才会进来的。没有一个人是在颠倒的情况往生的,没有一个人。问题不是佛陀要不要救拔你,佛陀是在一个有因缘的情况之下才能够产生救拔的,如果说你不管颠倒也好,你不管正念也好,佛陀一定可以救你,那这样子净土宗变成他生,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就是离开你一念心性之外有一个决定性的力量,它可以控制你的生命。那这个净土宗变成他生的思想喽,他生就是外道、上帝的思想啦!
  
  所以净土宗的感应道交是要建立在诸法因缘生的情况之下,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做好正念的准备,佛陀的力量才能够进来。我必须强调一个观念,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事情,佛力是准备好了,我们准备好了没有?我们的正念准备好了没有?我们的信愿行三资粮准备好了没有?感应道交是双方面的事情。如果我们没有准备,佛陀可以把我们这件事办好,那我们现在就不会再流转了,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你除了了解弥陀、了解净土,第三个你要了解自己。
  
  我们不可能广泛学习,经典太多,但是你一定要知道如何了解弥陀,建立信心,如何了解净土,建立你的愿力,第三个如何了解自己,破除你身心的障碍。我个人觉得这三个缺一不可,缺一不可。
  
  这就是我们研究教理,我们所有的障碍都是来自于自己。你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的妄想,你不了解它,你不是它的对手的。你跟它硬对硬地硬碰,那就《楞严经》说的,妄想是什么东西啊?那无始劫来熏习所成,你不是今天才打妄想,你过去生无量劫的生命,你每一生都打妄想累积到现在,佛号是今生才成立的,你是它的对手吗?你小孩子跟大人打架。
  
  所以你要没有用智慧去观它,那你面对妄想,那你肯定糟糕了,因为它是熟境界,佛号是生境界。所以说,我们要保证临终的正念,你一定要了解什么是妄想,你了解它你就不怕它了,你就能不为妄转。只有一个方法,了解什么是妄想,你才能够超越它。所以这个地方讲到净土宗也是要研究教理,因为你要调伏你自己的妄想,你才能够把佛号持好。
  
  好,看最后的总结。我们对大乘佛法的熏习,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大士所以舍全身求半偈也。当然每一个人善根不同了,同样在娑婆世界末法时代,有些人的确善根特强,他听几次就懂;有些人的善根栽培不够,他听了几次还是觉得似懂非懂,但是没关系。你每一次的听闻绝对不会白费,因为这个法都进入到你的心中了。我们所有的人会懂,也是从不懂过来的。你说书到今生读已迟,那你今生不读不是更迟吗,对不对?就像印刷一样嘛,你印第一次、印第二次、印第三次,我们不要羡慕别人善根深,反正我们就不断地从因地上栽培。所以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听闻佛法绝对不会白费的。你听进去它就生生世世跟着你了,你到哪里去它永远跟着你,他的这个善根表现出来那是时节因缘的问题。
  
  我们佛法的流布是靠初祖的迦叶尊者,迦叶尊者是第一代祖师了,佛陀灭度以后第一代祖师迦叶尊者,第二代祖师阿难尊者,这两个祖师的彻底的大悲心。但是我们对于历代祖师把佛陀经典的这样的整理跟结集,我们把它当作是一个平常的事情,不知道珍惜。但事实上,在恒沙世界当中,这个是讲到空间,在时间上,我们经历了无量劫,我们要听闻到大乘佛法的文字,是不可得而闻也。
  
  因为我们大部分都在畜生道,或者到天上去嘛!你在人间你要遇到佛法的住世。所以我们在过去的无量生命当中,要善得人身,要遇到佛法的住世,你要能够放下万缘来听一堂课程,在我们过去的生命当中这种机会是不会太多的,不会太多的。所以我们以前栽培善根的时间太少,我们打妄想的时间太多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永远不能够摆脱自己的感觉跟妄想,因为我们的时间太短了。但是只要我们愿意努力,这个因缘会改变的,因为一入耳根永为道种。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佛教的因缘观是三块,过去的因缘产生现在的因缘,现在的因缘又引生来生的因缘。我们从今生来看,我们要继承过去。所以人生的问题就是,我们很难摆脱过去,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因为过去生所留下的痕迹,包括烦恼、包括业力,会不断地干扰我们。你看我们讲心跟境,我们的业力创造了外境,这个外境又牵动了内心,又去造业,造业的时候又创造了一个来生的外境,这个外境又牵动了内心……你看境去引生心,心又创造另外一个境,到来生的时候,你遇到这个境,你继续造业。那我看我们轮回性这个力量,心境的一种恶性循环,那怎么改变?先改变内心还是改变环境?是的,要改变内心,因为这个外境是被动的嘛。你一定是从内心的觉悟,你才能够从现在的因缘跳出去。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就是舍卫国的波斯匿王,他领导一个兵强马壮的国家,在印度的十六小国当中它是非常强大的国家,所以很多小国要巴结它了。那么隔壁的小国家就送了波斯匿王五百只白鹤,这个波斯匿王很欢喜,就把这五百只白鹤安住在舍卫国祇桓精舍隔壁的山林里面。波斯匿王度假的时候就到这个森林里面去欣赏这五百只白鹤的飞翔。那么这五百只白鹤平时在空中飞翔,但是当佛陀在精舍说法的时候,这五百只白鹤就停下来,在树上聆听佛陀的开示。时间久了以后,诶,这个一入耳根永为道种,佛法的文字相,每一个文字相都带着佛法的道理在里面,文以载道,所以经过这个白鹤的思惟消化以后,它把文字的道理转成它内心的道理,转成心中的观照。
  
  后来有一天这五百只白鹤在空中飞翔的时候,遇到了猎人用网子全部把它网住,就全部被杀死。杀死以后,波斯匿王很伤心啊,就问佛陀说,这五百只白鹤往生到哪里去了?佛陀说,这五百只白鹤因为听法的关系而心开意解,往生到忉利天去了。当天晚上,因为天人他是有神通的,他一到天上以后第一件事情,他会知道他为什么会往生到天上,他会知道,因为佛陀的教化。所以他以感恩心,晚上的时候来到精舍跟佛陀顶礼。佛陀为说四谛法门,讲到无常无我的道理,这五百只白鹤转成的天人当下证得初果,向佛陀顶礼以后又飞到天上去了。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堕入到畜生道是很难跳脱出来的,尤其是这种钝根的人。我们一个人不听经会有什么缺点?你那个明了的心会变成钝性,菩萨有一种钝根菩萨(跟利根菩萨),就是他没感觉,你跟他讲什么道理,他没感觉。他看到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他也没感觉。那我们听经的人他的心有一种明了性,他是一种利根菩萨,他能够借事显理,他从事相的变化马上觉悟到道理而产生生命的调伏跟改变。
  
  如果我们今天没有听经的人,你一旦堕入到畜生道你就很难出来了。你堕入到逆境当中,不要说畜生道,就算你在人间你遇到一个恶因缘,你没有智慧的人你也很难跳脱出来。你不能在生命当中产生扭转的力量,也就是说,一个没有智慧的人,他生命是永远被动的,他必须在好的环境他才可以修学,他必须在一个好的环境他才可以增上。一个利根菩萨,不管外境是好的是坏的,对他来说顺逆皆方便,因为他有一个敏锐的智慧来突破障碍。
  
  你看比方说五百只白鹤,它虽然有业障,但这些白鹤善根强,他能够从白鹤的身很快地转成天上的果报,从天上的果报很快地转成初果。有些人生命的改变是很快的,你看他学佛没几年,他进步很快。有些人学佛了三十年,你看他这样子,还是这副德性,这个问题跟你的智慧有关系,因为你没有真正觉悟嘛,你还是活在信仰当中,你还是用信仰的心来学佛,那你进步就很慢啊。
  
  我要提醒大家,不是说你先学佛你就先成佛,先走的人不一定先到家,这跟你这个乘有关系,三乘,成佛之道,这个法门,你的思考模式、你的智能就是车乘,你看你去OFFICE(办公室),你骑脚踏车可不可以到OFFICE?当然可以啊!你坐汽车也可以到OFFICE,哪一个快?当然汽车快。你培养一个好的思考模式,你在突破障碍的时候,在整个修学当中你就会进步快,因为你坐了一个快速的车乘。
  
  我们绝对不能让自己变成一个钝根的菩萨,那就很糟糕了,你永远活在生命的等流性,你昨天是怎么样,你今天还怎么样,明天还怎么样。从佛教的因缘观察,你宁可烦恼重、善根强,你宁可这样子,因为你烦恼重,你善根强,你还是可以突破。也不要说烦恼淡薄、善根钝,不要这样,这个不好。
  
  所以说,你的生命的改变是来自于你真实的觉悟、真实的智慧,你才可以产生一个强大的改变,而这个智慧怎么来的?是听闻佛法来的,没有其它的方法。
  
  因为在我们的生命经验当中,很难得到这样的智慧,一定要佛陀的出世说法,一定要历代祖师把佛陀说的法加以整理,然后代代相传,这个忏公师父常说,佛祖一脉相承的佛法,它是有传承的。这个就是我们要研究教理的目的,就是从这个地方得到宝贵的生命的智慧,知道什么因缘是堕落的因缘,什么因缘是解脱的因缘。
  
  我们先休息十分钟,时间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