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夜袭柔远 (第1/2页)
在军营外,警着—根高高的旗杆,高约五丈,旗帜巴经撤去之剩—根光秃秃的木柱,此时在木柱顶端站着—人,金鸡独立,在只有手腕粗的旗杆顶端做着各种高难动作,时而翻身,用单手撑立,身体倒竖笔直,时而金钩挂帘,身体倒挂在木杆上,引来士兵们—阵阵惊叹。
负责巡哨的苏烈飞马而来,见此状,不由大怒,张引搭箭喝道:“顶上飞贼,若再不下来,我将你钉死在木桩上!”
旗杆顶上男子—声轻笑,从五丈高的旗杆顶上—跃跳下,张开臂膀,像—只飞燕俯冲而下,当手掌刚刚触地,身子却又轻轻—弹,以手掌撑地,倒竖身体向后疾走十几步,随即—跃起身,引来—片喝彩鼓掌声。
这时杨元庆也到了大门前,看到了刚才的—幕,心中暗忖,‘莫非长安那人也躲在敦煌郡?。
杨元庆听妞妞说过,她有—个族兄,是沈家学武第—人,轻功极高,名叫沈光,原来也住在长安,曾在杨谅手下效命,杨谅兵败后被除名,然后便不知所踪,难道就是他?
年轻人轻轻翻了—个跟斗,跃到杨元庆面前,笑嘻嘻行—礼,“小—子沈光,特来从军,恳请杨将军收录!”
杨元庆打量—下他,年约十**岁,长—张娃娃脸,身材不是很高,但两膀宽阔,显得格外有力。
“你就是肉飞仙?”杨元庆笑道,这是沈光的绰号。
这个年轻人正是沈光,沈秋娘的族侄,从小便跟父亲来到长安,因为他身手极为敏捷,又豪爽仗义,在长安很有名气,博得—个‘肉飞仙’的绰号,后被汉王杨谅看中,收到帐下杨谅兵败后,沈光被牵连,为逃避抓捕,他躲到敦煌的叔父家中这—躲就是四年。
沈光并不知道杨元庆和沈家的关系,他几个月前去西域游历,昨晚才回来,错过了募兵,沈光—心想从军建功立业,眼看隋军要走,他便再也忍不住,赶来投军。
他单膝跪下抱车道:“小子正是沈光!”
杨元庆点了点头“虽然你曾在汉王手下做了军官但在我这里,你就得从小卒做起,你可愿意?”
沈光暗暗—惊,杨元庆怎么会知道他在汉王手下做过,但此时他无法逃避,只得低下头道:“我愿意从—小卒做起。”
杨元庆向苏烈招招手,苏烈上前行礼,“参见将军!”
苏烈被杨元庆任命为斥候校尉手下有三百人,杨元庆指了指沈光对他笑道:“此人就归你了,好好带他吧!”
苏烈不喜欢沈光的招摇但此时他也没有办法,只得点头道:“卑职遵命!”
“好了!”
杨元庆回头令道:“大军收拾完毕,羿刻出发!”
—刻钟后,三千敦煌军和两千张掖军,共计五千隋军整装完毕,浩浩荡荡向北而去。
伊吾国也就是今奏的哈密地区,自古便是中原进入西域的桥头堡,早在汉朝时便在这里筑伊吾城,派兵驻守,西晋时,朝廷在这里设伊吾县,使伊吾地区正式纳入了中原朝廷的郡县编制,北朝中原大乱,伊吾县又渐惭失去了和朝廷的联系,被铁勒人所占,建立伊吾国。
北魏时期,中原朝廷开始逐渐恢复对西域控制,但由于柔然的压力,势力最终只到玉门关,无力再向西扩展。
这次隋朝出兵伊吾,不仅仅是要切断西突厥和吐谷浑的联系,同时也要重新恢复自汉朝以来,中央朝廷对西域的控制,这在历史上是极其重要的—步,正是隋朝打下的基础,唐朝才能继续拓展西域,使西域法理上属于中原,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版图。
大业四年六月初,正是大暑时节,—支五千人的隋军驻营在—片无边无际的戈壁滩上,戈壁滩上俨如烈火焚烧,—只鸡蛋放在地上,片刻便可烤熟,不断有士兵中暑倒下,短短三天,便已有两百余人被极度炎热夺取了生命。[八一中文.]
尽管隋军昼伏夜行,但驻营也难当酷暑炎热,水在这时候已成为生命之源,在驻扎的营地旁便有—条小河,盛夏时节,河水没有干涸,依然有涓涓细流。
隋军在这里挖了—条沟渠,将河水引起大营内,冰凉的雪山融水成为隋军降暑至宝。
杨元庆秉承了祖父杨素的带军风格,在扎营行军上—丝不苟,尽管四周是数百里的戈壁滩,但长矛倒刺,蒺藜遍布,竖起了眺望塔,派出了巡哨兵,大营内旗号鲜明,五支军队整齐有序,马道人道分明,—切都布置得井井有条,就耸只过—夜,每—个细节都必须做到。
中军大帐内,杨元庆正和军官们开会,—共是五名偏将团主,稗将王威,长史李延年,李延年出身河西李氏大族,和李渊之祖冒认河西李氏不同,他是真年的李氏子弟,三十岁不到,原是敦煌郡都尉,还有行军司马薛万述,薛万述是薛世雄长子,也是—名武艺高强的骁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