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 申奥成功 (第1/2页)
丰盛的发展是以农业为根本,农业又以农村土地为根基,丰盛和农村是切割不开的,特别是华国的国情影响之下,想要发展农业,就避免不了和农村土地打交道。
所以这两年时间丰盛正在展开和西北很多农村集体进行合作。
最著名的合作,自然是西北稻。
西北稻的种植规模不是丰盛承包土地来种植,而是基于华国农村户数基数大的优势,分散了和各家各户合作。
合同的签订,虽然大部分都是签在各村的村委会,但是事实上合作的对象,是家家户户的土地。
丰盛以种子,肥料,种植技术,种植机械等等入股,然后农民以土地,人力为主,种植成功之后,再通过一定的比例分配利益。
这种模式已经初步显得成功。
毕竟西北稻第一季惊人的收获,已经震惊了整个西北地区,不仅仅是秦川,西北五省都略微有些震动。
而对于丰盛这种和农民合作种植的模式,秦川省府甚至是的农业部都一致认同,因为这不仅仅是丰盛的利益,还是增长农民收益的一件事情。
当然,这种合作相对于丰盛而言,也是有一定的短板的,合作周期长,麻烦事情特别多了,一方水土百样人,不满意的人比比皆是,闹起来的人也数不胜数。
哪怕有上面的支持,可基层的工作,农民的思想,有时候没有这么容易扭转的。
所以宋山其实更愿意和以镇为单位的合作对象,他们和镇府合作,镇府再和当地的农户达成合作。
这样以来,丰盛就不需要管太多其他的事情了,直接就和镇府达成合同,提供农产品的种植种子,肥料,种植技术,然后就等着收货,回收农产品的成果。
至于中间的种植问题,土地占用问题,这些都会让镇府来解决。
这样以来了,镇府需要承担比较高的风险,一般的人,未必有这个胆量承担下来了,至于通榆镇有没有这个胆量,宋山不得而知。
如果可以,他倒是希望通榆尝试性的去达成合作,这样也能为丰盛打开了另外一条合作道路。
连续聊了几个小时,宋山在提意见,简述一些合作的模式,然后在提供一些农产品种植的建议。
药焱几个领导听的很仔细,甚至笔记都做的非常仔细。
这可比他们去县府汇报工作听领导训斥的时候,更加的有耐心多了,毕竟关乎整个通榆镇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希望。
到了下午四点多,宋山这才脱身,直接坐上车,返回了丰盛村去。
回到丰盛,自然是去向老娘邀功一番。
“妈,我回来了!”
宋山在老娘门前转了两圈,不过老娘好像看不到人似的,让他非常没有存在感,只好提醒说道。
“回来就回来了,你是外人啊,要不要我迎你一番!”
陈如惠一记绝杀。
宋山顿时蔫了,他只好说道:“我看过老爷子了,他精神不错了,腿伤不算什么大碍,估计过些时日就好了,你别太担心了!”
“知道了!”
陈如惠兴致不高。
明显还有些郁郁不欢的情绪。
这宋山也没辙了,有时候事情需要慢慢的改变,他已经和老爷子达成一定的协议了,那个老家伙做大事情不行,这些小事情,问题不大。
解铃还须系铃人,有些心结,宋山是解不开了,但是的老爷子要下点功夫,倒是能揭开。
哪怕只是表面客客气气的,也比现在好多了。
……………………
晚上吃完饭,宋山在树下凉亭摇晃这椅子,看着书。
他毕竟是学农业的,开挂不代表什么努力都不做就能够成功,农业知识还需要扎实一些,才能吃着晚饭。
所以一直以来,他都在积累自己的种植知识,有上辈子的底蕴,他学起东西来,其实很快了。
而且经过神农鼎这一尊神奇日积月累的洗涤,他的身体素质比普通人要好太多,不仅仅是体能,连脑领域的开发,也就是华国神话里面的精神力,都显得比普通人的高许多了。
别人需要记很多次才能记得住的知识,他一两遍就能记住了,而且记忆非常深,和过目不忘,已经相差无几了。
而这种提升,不仅仅只是在记忆,连理解力也会提升很多了。
“科技的研究,能让农业的发展更加的迅速的!”宋山放下了手中的书,有些感概的说道:“咱们华国的农业科研水平,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落后了,特别是美国,德国,荷兰这些农业大国,简直就是小米加步枪打坦克啊!”
这本书是他从荷兰带回来了,是一本已经翻译好,关于科技研究和农业种植的关系论,上面写的东西,大部分都只是一些数据对比,但是却深刻的看出来了,科技发展对于农业种植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作为科技研究比较发达的国家,比如美国,荷兰这些地方,他们正在尝试性使用的人力彻底的代替劳动力,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科技的进步了,在效率上不知道,提升多少的倍的规模。
“还是要在耕种机械上下点功夫!”
宋山必须要考虑了,机械种植能不能更加进步了,不说代替人工种植,他也没有这么大的想法,毕竟对于华国如今的一个国情,不管是从什么方面,人力才是主要的,哪怕是成本上的预算。
但是做人要往前看,要预算好未来了,未来机械力取代人力耕种,已经是一种趋势。
丰盛必须要在这方面占据优势。
他已经入股的一个农机厂,也鼓励这个农机厂成立研发部,但是万事起步难,短时间之内,恐怕是没有太大的进步。
这个他也已经有心里预算。
可丰盛如今的发展相对于而言,比之前预料的要迅速很多,大型的农场投建起来了,需要更多功能不一的农耕机器。
宋山有些等不及了,他在考虑,是不是要加大对农机这一块的投入,比如收购一些大型的农机企业,利用他们的人才和技术来提供农机生存的效率,又或者受过柜外的一些农机设备公司。
这些都是办法,当然,这些办法都是需要钱,而偏偏,如今丰盛还是比较缺钱的,毕竟收购荷兰BAT农业的项目,差点耗费了整个丰盛的现金流,哪怕现在已经开始有些现金回暖,但是远远不足以支持大项目的投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