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外行指导内行行业大忌 (第2/2页)
冉瞻有勇有谋,自然会被石虎所不容,石虎的性格释然,借刀杀人不足为奇。
冉闵痛恨的道:“佛图澄那个秃驴,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为了激起石虎对摩尼教的痛恨,不仅诬陷狼峒部谋反,还说兰灵美艳无双,兰灵为了不牵连朕,所以才匆忙逃走。”
原本,还有这么多的隐情。
冉明想想,如果换成自己,在国仇家恨之下,杀光石虎子孙也不足为奇。
得到冉闵根本没有遇到兰灵,也没有看到浅云,所谓的还珠公主,以及女千里寻父不过是一个巧合,冉闵顿时非常失落。
突然,冉明想到了一个离开朝堂这个混乱漩涡的办法。冉明并不想和冉智争,不是不想当皇帝,而是冉明很聪明,以冉闵的身体情况,他至少还有十几二十几年可以活,就算他能打败冉智,就算能当上太子,也不见得就能顺利当上皇帝。
就像唐朝的李二的儿子李泰、李承乾倒是争得不亦乐呼,可是最终便宜了李治这个小屁孩。现在魏国和唐朝的情况差不多,随着冉裕慢慢长大,难道他作为嫡子,没有夺嫡的希望吗?
现在,冉闵恐怕不会轻易放权。他还没有当够皇帝,太子平庸了冉闵会不喜,但是太能干了,威望太高,也会让冉闵感觉到危胁。
如果冉智的权柄日益增加,让冉闵感觉到了威胁,哪怕自己不争,冉闵也会为了平衡太子的权柄,支持自己。既然争或不争,都是一个结果。冉明自然不想争这个太子之位。
或许可以借这个机会,离开中枢,远离是非之地。
冉明道:“父皇,儿臣愿意走一趟漠北!”
“你!”冉闵冷冷的看着冉明,半响没有言语。
冉闵紧皱双眉,脸上仿佛痛彻心扉。冉明所讲的那个还珠公主,那个千里寻父的孤女,就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撕开冉闵那尘封已久的记忆。从冉闵内心里的感觉来讲,他希望冉明去漠北草原上去寻找自己尚未蒙面的女儿。
要从茫茫草原上,寻找一个不知长相,不知高矮胖瘦,只是依稀知道年龄的女儿,无疑是大海里捞针。这个难度虽然不比登天,事实上比登天还要难。想到这里,满心期待,化为一腔愤恨。
冉闵咄咄逼人的目光,突然涣散了。
“此间正值大魏多事之秋,国事要紧!”冉闵收回了涣散的目光,淡淡的望着冉明“朕清楚,不论朕让你去做什么事,你都不会让朕失望。你做什么事,向来不会让朕的失望。但是,朕不能私而忘公。”
“朕登基已经六年了,在这六年中,看过了太多了悲欢离合,妻离子散。”冉闵接着道:“朕不仅要让我大魏数百万百姓,重拾尊严,更想让百姓们吃得饱,吃得好,穿得暖,穿得好。明儿在民生内治方面,做得非常不错。青州富了,但是冀洛并豫的百姓现在还很穷,他们更需要明儿,带领着他们过上富裕的日子!”
冉明以为冉闵一直是一个喜欢打打杀杀,冷酷无情的将领,直到现在,冉明才感觉到冉闵是一个心系天下的皇帝。这一刻,冉闵在冉明心中的形象高大起来,这才是一个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皇帝。
冉闵道:“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非常正确。以往物资转运,消耗甚重,有了好路,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消耗,也能快速把所需要的物资,运到需要的地方。比如,军粮、辎重调拨,粮食救灾,如今不其抵达邺都的路也基本修好了,但是这还不够,朕要修邺都到洛阳、到长安,到大魏各州郡的道路。”
冉明道:“修高速公路的技术,目前已经成熟。大魏的工匠已经学会了制造水泥,也学会修建高速公路,既使不用儿臣,其他大臣也可以胜任这个工作。”
冉闵抬了抬头,看了看已经黑透的天色,然后道:“现在已经亥时三刻(既二十一点四十五分)了!”
冉明道:“儿臣今天叨扰父皇、母后了,此时时间也不早了,儿臣就先行告退!”
董皇后听到这话,也发现时间已经晚了。后宫是除了皇帝之外,任何男子的禁地,哪怕作为儿子的冉明也不能违背这个原则。
冉闵冷声喝道:“朕让你走了吗?”
“那父皇的意思是?”冉明忐忑起来。
冉闵道:“如今大魏需要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可是这方面不是朕之所长。”
冉明闻言很是尴尬,别人不清楚,他自己知道自己的事情。别看他名声在外,实际上肚子里的东西太少了,掏出一点,就会少一点,冉明多少要留着一点后手。于是道:“朝廷有文武百官,三省六部皆有部堂大臣,各司其职,此皆国家柱石,父皇可将此事询问,又何须来召儿臣答话!”
“大臣有大臣的心思,他们的心可不纯啊,不会单单为了这个国家,更多的都是为了他们自己,为了他们的家族!”冉闵感叹道:“这个天下,说到底,也只有你我父子,才能毫无保留的付出!”
冉明内心那个恶汗,不足言表。他岂会没有私心,虽然明面上没有什么表示,可是心里却死死的盯着冉闵的那个位子。冉明不知道怎么说:“儿臣惭愧!”
冉闵道:“朕相信你,今天晚了,先回吧,明天上个条陈!”
“是!”冉明心中更加不安。他试着问道“父皇,那儿臣前往漠北的事……”
冉闵道:“此事朕已有计较,无须担心!”
冉明离开皇宫时,街道上已经没有了人迹。车轮滚滚行走在寂静的大街,声音来得格外刺耳。冉明突然感觉到内心有一股莫名的燥热,他把脑袋伸出马车之外,冷风扑面而来,这才感觉好受一点。
突然,冉明感觉到脸上一凉,定眼一看,天空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开始纷纷扬扬的下起了大雪。仅仅一会儿功夫,街道上出现了一层雪花。
冉明脑袋子很乱,毕竟他在后世只是一个大佬,振兴一个社团或是一家公司,冉明有经验,也有办法。可是大至一个国家,冉明却感觉一筹莫展。
在这个时代,有好多东西,你可以做,但是绝对不能拿到朝堂上来说。比如这个华夏商盟以及各种兴商之策,如果冉明想到制定成国策,肯定会受到天下众臣的集体抵制。
士农工商,商的地位比农民更低。不是历朝历代看不到兴商的好处,只是他们被禁锢的思想,束缚了手脚,整个宋朝各项政策都倾向于兴商,可惜,任何字面上的政令,却偏偏没有兴商,重商的字样。
因为阶级鲜明,仕人,也就是官僚高高在上,看不起商人,对农民也不大看得起。朝廷很重视农业的,可官员在没有做官之前,只是苦读经义,招朋唤友,高谈阔论,差不多每一个士族出身的官员,都是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了然无策。而且中国官员学会的只是权谋,钻研的是官场,他们非常厉害,很少有官员把心思放在农业上。即使有官员真正重视农业,也只是劝农务耕务桑,对农业还是不懂。
外行指导内行,本来就是行业大忌,可是在这个时代,却是最普通的现象。
依靠官员,别提兴商了,就是想把现有的做法,形成政策法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冉明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可是兴商富国势在必行。冉明只好打着兴农的策略,行兴商富国之实。
至于开金手指,什么制造火枪、火炮,还有火车,魏国就会统一世界。这不过是单纯的意淫而已,制出火药不难,改变炼钢技术也不难,制造出水泥也不算太难,难的是,以一已之力,完成整个国家工业从零到有的改变,这才是太难。
没有完备的工业基础,冉明知道这其中的难题有多大,比如制造枪,一个简单的枪管,利用冉明手中掌握的大量人力物力,根本打造不出来,那些技术精湛的匠师,倒是可以手工打造出来,可惜,质量不仅无法满足需求,而且代价太高。
试问一根造价几乎等同黄金的枪管,世界上有几个国家可以用得起?魏国如今的财政收入,大药相当于唐贞观年间的三分之一,北宋时期的二十分之一,除了要养活二十余万军队,还有大量的官员,国库勉强收支平衡。如果没有冉明私掏腰包,那条高速公路——永远只能留在纸面上。
冉明叹了口气道:”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