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家兄朱由校 > 第五百七十三章 万事不留人

第五百七十三章 万事不留人

第五百七十三章 万事不留人 (第1/2页)
  
  “也罢,弟弟说不修就不修好了。”
  
  南京城外龙江船厂外,当朱由校站在水泥地板上眺望长江的时候,他也对着工部尚书张延登回了一句。
  
  张延登一听这难办的差事取消了,顿时也松了一口气。
  
  在他庆幸的同时,朱由校也指向了远处的长江大桥,指着它询问道:
  
  “我南下时就想询问,这应天府长江大桥和淮安府的黄淮大桥是如何修建的?”
  
  朱由校问出了他很好奇的问题,毕竟在他看来,长江自古以来只有浮桥,而无能够扎根河床的高桥。
  
  因此,他一开始就被南京和淮河黄河的大桥惊艳了。
  
  对此,工部尚书张延登闻言也是解释道:
  
  “江河修桥确实困难,若是放在以前,臣等便是有通天的手段,那也是修不了长江大桥和黄淮大桥的。”
  
  “不过自混凝土和钢筋、蒸汽机出现后,修桥便不是难事了。”
  
  “南北两京工部商议后,认为长江大桥不易修建,想要修建只有从源头着手。”
  
  “因此,长江大桥的修建源于天启十三年乌斯藏收复后。”张延登解释道:
  
  “天启十三年,乌斯藏、四川、湖广、江西、云南、南直隶等一京六省联手修建水库、堤坝,同时拓宽长江水道。”
  
  “加上同年四川、江西两省大旱,因此依托当年李冰治岷江的古法来挖掘长江两岸支流水道,不断掘深、掘宽来分流。”
  
  “由于朝廷的京陇铁路、京广铁路、京杭铁路三段都需要横渡长江,因此各省出力也是应该的。”
  
  张延登解释着,朱由校也听着,并且很有兴趣。
  
  总的来说,两京工部的想法就是“反正也是大旱,也需要蓄水,干脆就趁着这次大修堤坝,同时搞些大工程来充当功绩。”
  
  正常来说,长江的水位肯定是低过两岸的,不然就漫堤了。
  
  但各高官江沿岸的官员面对这种问题,一般是先让人挖掘人工河道,把河道挖低,并且远低于长江水位。
  
  这种工程放在太平年间就是劳民伤财,但在天启年间不是。
  
  因为天启年间遍地都是吃不饱饭的饥民,因此这种大工程叫做“以工代赈”。
  
  用朝廷的银子,做朝廷的事情,满足自己的功绩,各地官员在挖掘人工河道上捞了不少功绩,继而升迁。
  
  由于天启十三年刚刚灭了建虏和东吁,因此朝廷整体没有大仗打,许多火药也没有了用出,因此基本都拿来挖掘河道了。
  
  至于各道挖出的泥土则是被拿去修建城墙,夯实道路,或者直接倒入长江之中。
  
  也因此,长江上游倒土,中下游就冲出了不少沙州。
  
  松江府的崇明岛沙所就被冲大了不止一倍,原本扬州府的靖江县和扬州府的泰兴县隔着一条二里河流,结果这条河流被冲的只有一里半宽。
  
  这还只是长江出海口,可以说、从湖广的武汉三镇到南直隶的镇江,这一路上都有被冲下来的许多泥沙。
  
  南京对面的八卦洲,原本只是一个占地不过一万多亩的沙州,但几年下来也被冲大了好几倍。
  
  其它的潜洲、江心州、新济州等长江浮岛也被不断冲大。
  
  虽然还没有后世那么大,但如果上游再这么干个十几年,恐怕这些沙州会提前几百年形成后世的沙州的大小。
  
  总之这些操作,是大明各地官员早就熟悉无比的操作方式了。
  
  明代从洪武年间就十分重视治理长江中下游,因此长江中下游的干堤繁多。
  
  如湖广的武汉市堤、黄广大堤,南直隶的同马大堤和无为大堤等堤段,大部分是明代形成的。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嘉靖二十一年的荆江大堤,整个堤坝防线全长二百零八里,被人称作万城大堤。
  
  因此,工部想要修建长江大桥,地方百姓想要“水利灌既,河防疏泛”,两方一拍即合就开始动工。
  
  如此一来,仅仅三年时间,长江流域兴修的诸如陂池、塘堰、圩田和垸田的农田水利工程和人工河道等大型水利工程多达三千余处,动工两千七百余万人。
  
  各处河道、堤坝、陂池、塘堰、圩田的作用就是为了减少长江迅流。
  
  不过,仅仅做到这样,那还不足以修建长江大桥,因为上述的这些事情,隋唐以后的许多封建王朝都能做到。
  
  之所以没有王朝修建长江大桥,原因在于建桥技术不行。
  
  古代的拱桥技术很厉害,但那只能应付河不宽、不深的河流,而南京的水深即便在明代也能达到四丈。
  
  因此即便大明通过上流来控制迅流量,并且加上大旱这种天助手段让南京水深下降到了三丈四五尺的程度,但如果建桥技术上不去,长江大桥还是没办法建成。
  
  不过建桥的问题对于朱由检来说并不困难,毕竟他前世去扶贫,而他扶贫的地方就是西部。
  
  西部山多也险,因此建桥修路是当时背景下很正常的工程。
  
  村庄附近修路搭桥的时候,他特意舔着脸皮去找过镇上和县里,为的就是拿几个名额,让村里的贫困户去打点编外的散工。
  
  修桥的一些会议和资料他也看过,无非就是两种,分别是简支梁桥和悬臂梁桥。
  
  悬臂梁桥,简单来说就是在河两岸,河中分别建起桥墩,然后从桥墩上向两边对称建筑混凝土,最后合拢。
  
  第二种则是简支梁施工,这种办法就是在在预制场做好一片片混凝土做成的梁,然后直接用吊车,或者架桥机放上去。
  
  古代可以用木材代替梁,但是在江河中间没法立起用于支撑梁的柱子。
  
  这两种办法在施工过程中都需要用到吊塔,也必须要用到混凝土,因此曾经的大明不可能做到。
  
  不过,那也只是曾经,而现实是眼下的大明有蒸汽机,也有混凝土。
  
  只是以拖拉机的马力,根本没有办法吊起重达近百吨的预制梁。
  
  只要人活着,办法就会有,而朱由检想出的办法很原始,也很粗暴。
  
  把预制梁放在船只的甲板上制造,然后用船只把预制梁运到长江中央,这个时候使用吨位更大的船只在旁边,为预制梁拴上铁链。
  
  随后凿沉原本运送预制梁的船只,等船只倾斜后,由于铁索在预制梁的一头,预制梁就会一头先栽入水中。
  
  由于预制梁是“回”型的空心梁,并且这种梁拥有“凹槽”可以和第二段梁契合,因此落入江底只需要打上铁栓暂时固定,然后就能像搭积木一样的一层层垒砌起来。
  
  只要回型柱垒砌起来,冒出江面,那就可以用蒸汽机抽水,然后往下继续挖掘,打地基。
  
  不过,由于迅流量太大,很有可能会有回型柱被冲垮的时候。
  
  因此长江得不断扩宽,来降低水位和迅流量,为此摧毁了不少良田。
  
  幸亏天启十五年江西、南直隶、浙江等省份遭遇大旱,许多河流断流,长江水位下降至三丈。
  
  尽管水位只不过降低了一丈,但工程顺利进行,所有桥墩向下挖掘两丈,然后开始搭建钢筋,浇灌混凝土。
  
  凸出水面的部分,只需要用木板合住紧密,然后浇灌就足够。
  
  这样,应天长江大桥总长三里半,其中主桥长两里半,共八联二十四孔,每孔计算跨度为三十丈,两岸引桥长一里,左右各二十孔,每孔跨度为五丈。
  
  大桥共两层,其中下层铁路桥宽五丈,上层公路桥宽六丈。
  
  整个工程从天启十一年二月筹划,天启十三年动工,天启十六年十月完工,历时两千三百六十四天。
  
  总之,在张延登口中,那许许多多听上去都觉得困难的操作,最终还是被完成了。
  
  对于大桥的完成,朱由检并不觉得奇怪,毕竟历史上的晚清就有实力修建长江大桥,只不过舍不得银子罢了。
  
  到了民国,四处战乱,修建长江大桥就更成为了虚妄。
  
  但即便经过了近四十年的战乱,后来国家整合统一,还是在立国几年后修建了长江大桥。
  
  大明的工业底子和基础技术确实还不达不到晚清的时候,但在肯砸钱的情况下,长江大桥还是如约完工。
  
  只是这代价……
  
  “修建这桥,花费了多少银子,死伤了多少人?”
  
  听完了张延登对于长江大桥修建艰苦的讲述,朱由校眺望着远处的长江大桥,背对着询问起了张延登。
  
  面对他的询问,张延登也有些踌躇,沉吟许久后他才开口道:
  
  “整个京杭铁路花费二千三百余万两白银,仅应天的长江大桥就花费七百余万两,期间用工二十七万六千四百余人,凿沉船只一千四百三十二艘,牺牲一千二百七十二人。”
  
  一串串冰冷的数字,代表的是朝廷的真金白银,桥梁工人的身家性命。
  
  “所有的长江、黄河、淮河大桥呢……”朱由校再度背对询问,张延登也羞愧低下了头:
  
  “三座长江大桥,三座黄河大桥,两座淮河大桥,合计八座桥梁,目前一共花费三千二百四十七万余两,凿沉船只四千六百余艘,牺牲……四千五百三十七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