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连斩敌将!【求订阅】 (第1/2页)
邺城的书房。
曹操正在借助一头雄鹰,隔空观看西域北端的敌我交战。
那军塞的城头,全是机扣的嗡震声,箭矢如雨。
除了提前准备好的弩兵,城头还有大魏研究的一种城防战专用利器。
就是两侧有烟囱般的‘弹夹’,学名叫弩炮的短程投石机。
大魏很少有机会用守城类的器械。
但这些年还是陆陆续续做出不少,因为确实很好用,发放到各地边关的城池备用。
这类弩炮,经过改良,祭刻了工造纹。
加上两侧的弹夹,一轮能将十二颗石弹,不间断的发射出去。
再由专人搬运,供应提前打磨好的石弹,经墨工纹加持后的强大弹射力,重骑兵挨一下,都很难承受。
箭雨和石弹配合。
个别联军躲过箭雨,继续冲击军塞,遂被石弹和平射的弩机,进行了第二轮覆盖。
联军冲锋采用的密集阵型,最利于箭矢射袭,接战即遭受重创。
诸葛亮立在城头的身影,颇有些挥斥方遒的味道,就差手里抓一把扇子。
其实算准对方要来奔袭西域,并不难。
诸葛亮的性格特点,就是一生谨慎。
他做事情喜欢想深一层,来确保万无一失。
他和贾诩有些相似,但贾诩太苟,很少外显。
诸葛亮则更具有主动性,攻守兼具,所以常能看见他人前显圣。
这时,他看见城外被射的人仰马翻,脑海里不由得想起此前和曹操商议策略时的交谈。
敌方要利用轲比能来进行谋划,曹营是早就知道的。
而留给贵霜的选择,相当有限。
因为战局的的主动权在曹魏,对手的战斗空间被压缩,只能被牵着鼻子走。
曹操最初的意思是在西域北侧屯一手,但不是为了防守,而是要主攻。
他是想让兵马,主动衔尾杀上去,对方撤的时候,我们就跟进。
如果按曹操的意思打,就是张辽在前设伏,后军穿过天山峡谷,主动进攻,从后边莽上来,把贵霜军夹在中间包饺子。
但诸葛亮提供了另一条思路。
如果张辽的埋伏被发现,因为当时的对手已经分散,联军各自归营。
曹军要用兵,就要分两次,逐个击破。
诸葛亮的方法是选一个利于全歼的大开阔地,让对手主动投进来送死,己方蓄势以待,省时省力。
曹操是全攻的策略,优点是快,主动性和后续的连贯性更强。
诸葛亮是先守,在守中藏攻,优点是能全歼,己身消耗小。
这是性格决定的策略。
对方要来奇袭,诸葛亮等在这,当头给人一棒子。
这一刻,诸葛亮从容观望敌势。
而他有多淡定,敌方就有多慌乱。
萨息,克比尔,神卫军统领阿瑟等一众人,齐喝道:
“魏军早有埋伏!”
“我们撞到了他们的埋伏里……”
“收兵,快撤!”
魏军既然早有准备,继续往前攻,就是送死。
萨息,克比尔迅速传令,想后撤收兵。
但侧翼的草原方向,视平线尽头,蹄声又起,出现了一支曹军精锐。
阿伏于等人对曹军在西域的兵马总数,判断是基本准确的。
一共十余万强军,驻守在西域。
但此时从草原方向杀上来的人手,则完全在他们的判断之外。
赵云从北关回邺城见曹操时,曾奏报过,说他从草原以北,带回来一支兵马,半路分开,按曹操吩咐,去了作战地点。
眼前这支精锐骑兵就是。
其他草原各部兵马,都在萨息,阿伏于等人的判断,或者说能探查到的位置。
但赵云带回来的兵马,从草原以北奔袭过来,完全在他们的探查体系外。
为首两员将领,却是马超,庞德。
曹魏当下有几个神将门槛边缘的将领,要多给他们提供领兵征战的机会。
比如第一顺位的太史慈,乃至关羽,张飞,庞德,马超,高顺等人。
多让他们打大战,锤炼兵锋,至关重要。
决定性的战役用神将,眼前这种伏击歼灭战,则正是练兵练将的好机会。
马超,庞德从后方带领兵马杀上来,二人释放的兵锋,摇撼星月一般冲腾。
“后方还有伏兵!”萨息大骇道。
马超是西凉军出身,带兵的特点就是迅快凶猛。
战场还在纷乱之时,箭袭如雨,马超和庞德,已从后方迅速切上来。
两人用的是攻击性拉满的剪刀阵,从两个方向,以各自为锋芒冲上来,与敌军短兵相接。
“先斩将,杀领头的!”
马超奔着一看就位高权重的萨息,直飙过去。
庞德则奔向看起来最能打的六军团长克比尔。
此时军塞的大门开启,大量魏军冲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